丫丫电子书 >> 言情小说 >> 山村一亩三分地TXT下载 >> 山村一亩三分地章节列表 >> 山村一亩三分地最新章节

VIp章节目录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外村人的嘲笑

作者:玉米菠萝 下载:山村一亩三分地TXT下载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外村人的嘲笑

    村长乐呵呵的看着每个领过七彩种子的村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甚至比当初选举当上村长一职位还要高兴。

    “大家慢慢来,不要着急种子还有,不够明天还可以继续发。”张牛签下自己的名字,提醒外面焦急等待的村民。

    “那啥,这个七彩西瓜籽有没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注意?”领过种子的个别村民问道。

    在场不少的村民不免有些疑惑,七彩西瓜种子是不是和普通西瓜一样的栽植,还是有特别的方法。栽植错了那可是时间上的问题,到时不挂果咋办。

    这问题张牛之前没有提起过,现在村民提了刚好和他们说说,逐放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看扫视了不少村民同样是一脸的茫然。

    普通西瓜会种,可是七彩西瓜到底咋种法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难题。

    “七彩西瓜其实很好种,在西瓜的基础上培育出来,不需要怎么特别的料理,你们当普通的西瓜种植好了,我地里的七彩西瓜也是这样种植,前期这个肥料要加足这样后期长的快,挂的果比较多。”总结起来就是这样寥寥几句话。

    “那么简单?”不少人都不怎相信。

    “七彩西瓜就是在这样子,不怎么需要怎么料理,按照你们平时栽植的方法就可以了,没有任何的问题,出了问题找我。”张牛为了他们放心的种植,立下保证。

    其实不需要张牛的保证,他们也清楚了,阿牛既然能种出七彩西瓜,应该不会糊弄他们,西瓜种不出来损失的阿牛,又不是他们。

    得到这样的答案,村民相互回村,打算趁早种七彩西瓜,基本家家户户有山地,都可以用来种植七彩西瓜。

    其中不少人昨天晚上回家,自家的婆娘就开始琢磨在什么地方栽上这些七彩西瓜,颜色鲜艳肯定大卖,而男人琢磨着西瓜怎么样才能种大,提高产量。

    一大脸盆的瓜籽剩余的还不少,其中不少的村民不在家,并不是家家户户有人在家,有的出去在外务工,有的家里剩下的老人自然不可能过来。

    村长看大伙一个个拿着包裹着的瓜籽兴高采烈的往村里方向走,心里忍不住为他们高兴,这样好的机会要是没有过来领取算是瞎眼了。

    粗粗的统计了下,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过来了领取这个七彩西瓜,很自觉的带来印章,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下手指印。

    忙活了将近一个小时后,脸盆内的瓜籽所剩无及,基本都给村民拿走了,甚至平时老实巴交的村民一下子领了不少的瓜籽,打算将家里的空余的田全栽上西瓜。

    可以说是全都相信七彩西瓜能带来收益,连他们对这七彩西瓜都会产生这样的兴趣,更不用说城市那些从没见过七彩西瓜的城里人。

    “村长,你不打算种些?张牛收拾起桌上的合同,统一分出来。

    “我不急,等他们都领取回去后再说,到时有剩余的种子,再给点我种植就可以了,今天村里有些人没来,估计有些要迟点过来。”村长对这一点不焦急,而是等待那些没来的人。

    “那到时你和我说,瓜籽有的是不用担心会用光,差点忘了你回去通知他们这瓜籽最好这几天就种,过了这时间效果退去估计挂不出七彩西瓜。”

    “越早种越好?”种西瓜还有限制?村长纳闷道。

    “你看到的瓜籽和普通的瓜籽差不多,其实经过秘制的药水的催发才拥有这中变化,时间晚了这个效用会退化,而且每一年的种子全要换新的才能栽植。”这并不是张牛瞎说,其实有其依据的道理。

    浸泡在七彩空间里的瓜籽此时内部是湿润状态,这样的时间会持续好几天,时间一久里面的空间水干枯掉,新抽出的嫩芽难以吸收到空间水的效用。

    这是张牛花了一晚上才得出的结论,甚至用刀子划开瓜籽里面有湿润的水珠在里面,这才让他或多或少猜到里面的变化。

    “啊!”听了张牛的道理的,村长一愣“那我回去赶紧通知他们。”

    其实这事也怪张牛没有跟他们提醒,因而现在要麻烦村长代劳回去用广播通知。

    “都是刚才自己忘了,这才需要村长帮忙。”张牛有些懊恼。

    反正没啥人过来,剩余的种子也不多,于是张牛收拾好盆子和合同等搭着村长回村里通知他们趁早播种西瓜籽。

    通常的西瓜籽要经过育苗后,用专门的小袋子一棵棵的栽植下去,而现在的七彩瓜籽直接带籽播种到地里面就可以。

    一个小坑二到三颗就可以不需要很多,内部残余着空间水成活率高达百分之百,只要买来的瓜籽不是空壳就可以,绝对会抽出嫩绿的芽孢。

    广播有时比手机电话来的要好,经过村里高音喇叭的宣传,大家都知道手上的西瓜籽要趁早的播种,而且不用育苗可以直接播撒。

    一个小坑的数量不需要太多成活率高,到时栽植过多还需要大家将瓜苗移植出来,这也是件麻烦事情。

    用了广播的说明,大家本来还想先育苗后开地的想法,全给扫到一边去了,人家要求现在栽植了,于是当张牛从播音室出来,小巷里见到扛着锄头的村民往村外走去。

    告别村长后,张牛来到自家建筑的地方,今天建筑工人在挖坑,笔直的小道横七竖八,粗粗看过去将近一米深了,下面的建筑工依旧在挖掘。

    这个张牛自然知道,这条小道挖深之后浇灌上水泥钢筋,这样地基就打牢固了,竖起来的主梁一直要弄到三层高,这样的房子才够坚实。

    一十二根的主梁,让房子更加的牢固这样修建,张牛修建的小洋房就是要这样子本钱多花些,房子安全才是硬道理。

    红枣树旁边早堆满了石头沙子,还有一大片的木板,形成一个小凹形这就是建筑楼房的夹板,在村里是建房子是最用的工具,毕竟这不是建高楼大厦,不需要那样的复杂的工具。

    趁着时间早张牛来到大伯家,昨天听老爸说大伯家也开始修建这房子了,施工队早以驻进来。

    拐到几道小巷张牛大伯家,老爸说的一点不错,原本全是泥块倒塌的地方,现在不少的建筑工在清理这些泥块。

    外面有拖拉机停在那里,建筑工不停的将这些泥土抬到拖拉机上面,不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震的拖拉机摇摇晃晃。

    “阿牛,来找你大伯?”

    “昨天听爸说今天你这里动工,所以过来看看,大伯人呢?”周围看了下,没有看见大伯勤劳的身影。

    舅妈对眼前的侄子十分的佩服,不光挣到钱现在还带着全村种七彩西瓜“你大伯去田里种西瓜去了,我也刚准备过去,你就过来了。”

    经舅妈这一说,张牛想起早上过来的大伯,似乎种子还是老爸给的,亲戚嘛可以优先发放。

    “舅妈那你忙去,我转转就走。”

    远去的舅妈,张牛也准备回开心小筑,在村口碰见不少村民都往田里去。

    “二狗,你真的将这西瓜给铲了?”村口停着二狗的拖拉机,有些吃惊满车的西瓜。

    “没事,幸好今年种植的西瓜不多,全是种玉米亏得不多,而且种七彩西瓜后这些损失都能补回来。”二狗铲掉西瓜竟然没事似的,依旧大大咧咧的说道。

    “胆子挺大的嘛!”看了眼满车的西瓜“你这打算咋办?”

    “凉拌呗!回家挑选那些西瓜快熟了,运县城卖了至少肥料的钱还能回本。”二狗心中早有主意了。西瓜不熟的喂猪,熟的拖出去开卖。

    在其后的时间里张牛也看见一些眼光不错的村民,将田里的甜瓜地全铲了用三轮车将满车的甜瓜运回家。

    张家村现在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外的田里村民带着草帽开挖农田,有的则在锄草干劲十足,即使铲除了甜瓜也不怎么可惜。

    路过乡间小路的外村人都好奇了,张家村的村民是脑子出问题了,还是别的原因为啥将田里的甜瓜或者是西瓜全铲除了。

    脸上没有任何的不高兴,恰恰相反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不少的外村的人都停了下来驻足观看,好奇的外村人曾试问他们为什么铲掉作物还这样高兴。

    张家村的村民笑言不语继续埋头干自己的活,沿着乡间的柏油路一路过去,外村人看到农田里大家都在忙活。

    问不出的答案的外村人怏怏而回,临走不忘取笑他们集体神经了出了问题,好好的农作物要铲掉,真是饭吃饱没事情干。

    村民对外村人的嘲笑,一点也没有在意,你们笑就笑到时七彩西瓜上市,看他们还能怎么笑出来,耐心的在田里忙活。

    由于张家村这条路修建了柏油路到镇上非常的方便,所以不少的外村的人都喜欢从这条路通过,纷纷看到眼前这幕情景。

    不是好奇就是嘲笑,感觉非常的有意思。

    甚至有些外村人在八卦下纷纷跑过来,见到在田里忙活的村民。

    栽植七彩西瓜,到下午大家统统忙的差不多,他们都按照张牛在广播里所说那样,没有育苗而是直接采用挖坑播种的方法。

    浇灌水后大家期望这些未来的七彩西瓜能早些发芽,虽然见到早上这些种子浸泡在水里,可是大家没有多想。

    令人意外好笑的是外村的村长晚上竟然跑过来,询问是不是种啥发财农作物,让他们暗叹这村长耳朵挺灵的。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山村一亩三分地》最新章节! 作者:玉米菠萝所写的《山村一亩三分地》为转载作品,山村一亩三分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山村一亩三分地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山村一亩三分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山村一亩三分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山村一亩三分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山村一亩三分地介绍:
锄犁日晌头.
坐观垂钓柳.
品茶邀友来.
熙语闲悠悠.
杨柳依依,归园田居.水塘边,"金刚"和"暴徒"嬉闹正欢,旁边小潭上几只小鳖暖洋洋的晒着太阳,而我们的猪脚张牛则是在果树下,左手玉米右手菠萝"哎,先吃哪个好呢?"